跌宕起伏、勵精圖治。
中國工程機械經過上一輪周期洗禮,正在以不斷奮進的宏偉交響,實現綜合實力的跨越式提升,成為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的核心驅動力。
有人說,自主品牌工程機械制造商在全球范圍內必將成為最具話語權的引領者。
在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械等領域,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而在挖掘機領域,中國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正在對老牌霸主構成強有力的挑戰。
回顧近幾年挖掘機械發展,自2016年下半年行業逐漸擺脫低迷,開啟回暖上升周期,近年來銷售增幅連續增長。
2020年中國本土生產銷售挖掘機32.8萬臺,同比增長39%,創歷史新高。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行業統計數據,2021年1—2月納入統計的26家主機制造企業,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47906臺,同比漲幅149.2%。
而根據CME預測,2021年3月挖掘機(含出口)銷量72000臺左右,同比增速45.73%左右。2021年中國挖掘機械(含出口)預計增長15%左右,銷量38萬臺左右。
與此同時,調研中發現,國產品牌挖掘機市場占有率正在快速提升,在缺貨的背景下,國產品牌憑借其更加靈活的生產機制,市場占有率或將突破80%。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展望挖掘機行業未來發展,自主品牌挖掘機在國內本土市場的絕對領先優勢能否擴大至全球市場?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展望挖掘機行業未來發展,自主品牌挖掘機在國內本土市場的絕對領先優勢能否擴大至全球市場?
三一等中國工程機械龍頭能否在技術、產品、制造、供應鏈、規模、品牌上持續發力?
能否在全球市場形成犄角之勢,構建自主品牌穩定格局?
無疑將對中國自主品牌工程機械制勝全球的腳步與節奏產生決定性影響。
三一:加速邁進“黃金時代”
1999年起,國內挖掘機市場快速膨脹。
三一在我國本土挖掘機企業幾乎全軍覆沒的背景下,毅然決定進軍挖掘機行業。
逆行之路絕非坦途,從年產幾十臺卻質量問題頻發,面臨客戶退貨,到干與不干、究竟向誰對標的艱難抉擇,在發展的初期幾年,三一挖掘機業務虧損嚴重,直至從三一重工剝離轉入三一重機旗下。
2003年7月30日,三一集團在江蘇昆山征地,注冊成立昆山市三一重機有限公司。
虧損嚴重的挖掘機業務從三一重工剝離,轉入三一重機旗下,另外增加投資3800多萬元,繼續開發挖掘機產品。
三一挖機事業部全面向日本企業學習,挖機結構件外協,制造工藝大幅度提高。
為嚴格產品檢測標準,在進行“動臂疲勞試驗”時,機器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測試的石頭被生生地挖成了泥漿。
在公司員工協同努力下,三一挖掘機的平均故障時間由幾十小時提升到幾百小時,可靠性大幅度提升。
2005年是三一挖機的轉折點。隨著20噸級液壓挖掘機的成熟,挖掘機產量超過500臺。三一重機開始大規模擴充人才,以實現產品系列化。
2009年,三一挖掘機全年銷量突破6000臺,在數量上超越全球大型工程機械制造商卡特彼勒,讓中國企業看到了戰勝外資品牌不再是神話。
2019年,三一重機第25萬臺挖機下線,而在2020年,三一重機僅一年就完成了十萬臺挖掘機下線。
不僅是在挖掘機產銷數量上的絕對龍頭,三一還是引領自主品牌在大型挖掘機領域從“夾縫求生”到加速邁進“黃金時代”的領軍企業。
十年前,國產大挖在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中僅有三一重機一家貢獻了5%的占有率。時至今日,40噸級以上大挖銷量TOP10企業中,自主品牌已占據一半,銷量占比超過60%。
2020年,三一87噸、98噸、125噸3款超大挖集中下線,完成從1.6噸到200噸“全機型覆蓋”。
其中,SY870H瞄準同噸位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開山利器”,專攻礦山工況。
2021年1月,在零下20攝氏度的寒冷中,三一SY870H Pro駛入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伴隨著熱鬧的鞭炮聲,完美交車。
最早在中美合資期間,安太堡露天煤礦清一色采用從美國進口的重型器械進行挖掘,由我國自行開采后,開始逐步采購其他品牌,也仍以進口設備居多。
隨著自主品牌打破外資品牌壟斷中國挖掘機市場的歷史,產品硬實力和服務軟實力不斷提升的三一大挖,開始進入礦山客戶的視野。
在這塊曾經全是進口品牌設備的大型露天煤礦中,一輛高約2層樓的三一SY870H Pro,正在揮舞著大臂,成為自主品牌大挖崛起最清晰的印證。
在三一重機董事長俞宏??磥?,三一的目標不僅要做全國第一,更要做世界第一。
“三一重機距全球挖機第一品牌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包括搭建全球化的人才體系,實現全球化的智能制造,滿足全球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打造世界級的品質體系和管理體系等等,對于我們來說,還有很多很多的工作要做。”
“以前三一更關注的是如何提升產品本身的性能,今后是如何讓我們的機器變得更加聰明。因此,加強數字化、智能化建設顯得尤其重要。”俞宏福說。
(來源:消費日報網,文字有修改)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