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5歲的梁穩根以近600億元身家,問鼎中國首富。
作為三一重工董事長,他能成為首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2011年公司股價大漲,還被評為全球市值500強。
同年,比梁穩根小10歲的汪立平,帶領恒立液壓在上交所上市。當時,恒立液壓的拳頭產品就是挖掘機專用油缸,三一重工是其重要客戶。
剛上市時,恒立液壓名氣并不大,在資本市場表現平平???019年開始,公司股價出現大幅上漲。從2019年初到2021年初,兩年間,恒立液壓股價從13元,上漲至130元,上漲9倍。背后的汪立平家族,也因此成為常州首富。
年初時,恒立液壓市值巔峰曾接近1800億元。不過,截至7月23日收盤,公司市值較巔峰時已跌去400多億元,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
01 技術員逆襲
對大多數人來說,恒立液壓的知名度或許不高,但在高端液壓領域,這家企業卻是真正的行業龍頭,掌握著國內挖掘機油缸行業55%的市場份額。
這個千億龍頭企業的起點,是汪立平在1990年創辦的無錫恒立液壓氣動有限公司。
和同時代創業的很多企業家一樣,汪立平也是草根出身,白手起家。1966年,他出生在無錫農村,中學畢業后,進入當地一家鄉鎮氣動企業做技術員。
汪立平對機械有著濃厚的興趣,工作之余會自己研究油缸的生產工藝,還自學攻讀了東北工學院工程機械專業的所有課程。
上世紀80年代初,氣動元器件行業在無錫興起,隨著生產的企業越來越多,這里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群。
在此背景下,1991年,汪立平從公司辭職,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剛開始,他的公司啟動資金只有5萬元,7名員工,做的主要是氣動元器件生意,而非現在的液壓裝置。后來,誤打誤撞中,汪立平開始涉足挖掘機高壓油缸。按照他的說法,是因為實在不知道投資什么,所以選擇做油缸。
生產挖掘機高壓油缸并不是件容易事,最直接的挑戰,來自技術。
對于挖掘機而言,高壓油缸的質量決定了機器本身的性能和穩定性,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恒立液壓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生產技術幾乎被國外企業壟斷。
為了掌握高壓油缸生產技術,汪立平下了“血本”。剛開始生產的高壓油缸,一百只里面有七八十只漏油。檢查問題、重新制造,不僅考驗研發能力、意志力,更考驗財力。
當時,汪立平將氣動業務賺來的錢,基本都用在了高壓油缸的研發和生產上,這導致氣動業務發展滯緩,一度成為汪立平的遺憾。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直言,如果氣動元件也跟油缸一樣發展起來了,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除了技術難度,高壓油缸作為零部件,需求完全取決于下游挖掘機行業的發展。1999年,恒立成功研發出挖掘機專用油缸時,我國挖掘機市場同樣被歐美、日韓企業壟斷。
2001年,三一重工成立,直到2006年,也才賣了幾百臺挖掘機。
國產挖掘機真正快速發展,是在2008年前后?;?、房地產等行業的快速發展,拉動了挖掘機的需求。2006年~2011年,我國挖掘機銷量從4.6萬臺增長至17.6萬臺。
一直在這個行業堅守的恒立液壓,也趕上了這波被稱為“挖掘機神話”的行情,一步步發展成為我國液壓行業的龍頭企業。
截至7月23日收盤,江蘇省在A股上市的企業中,共有12家公司市值突破1000億元。其中,恒立液壓以1374億元排在第6位。汪立平家族共計持有恒立液壓約67.77%的股權,身家約930億元。掌舵人汪立平也從一個普通技術員,成了常州首富。
02 苦于挖掘機周期
“現在我認為恒立處在非常危險的時期,75億的銷售,其中75%的份額來自挖掘機,隨著挖掘機行業而大起大落。”2020年11月的一次行業論壇中,汪立平這樣評價企業的處境。
液壓元件(包括液壓油缸)最大的下游應用領域,就是以挖掘機為代表的工程機械。中泰證券數據顯示,2019年,在液壓行業下游應用領域中,工程機械占比達到40%。
恒立液壓就是靠著生產挖掘機高壓油缸發家的,直到2011年,挖掘機專用油缸仍占據公司總營收的8成。公司上市后,挖掘機專用油缸占比雖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公司最主要的產品。
所以,很長時間內,恒立液壓的業績表現,完全取決于挖掘機行業的市場狀況,就連股價走勢,也和下游的三一重工高度一致。
挖掘機屬于周期性明顯的行業,不僅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明顯,還受本身產品生命周期的影響。一般來說,國內挖掘機使用年限為6~8年,之后就要更換新機。
恒立液壓的業績,隨著下游挖掘機行業的周期,起起伏伏。
汪立平曾回顧過這種周期給公司帶來的壓力:“2000年恒立門庭若市。2003年行業斷崖式下跌,恒立3千人的企業一下縮減到了700人,每天靠銀行的利息發工資。2005年底行業走出低谷,恒立又有大量的業務。”
2008年前后,國產挖掘機行業開始發展起來,并在2011年達到頂峰。這一年,我國挖掘機銷量超過17萬臺,之后便開始下滑。頹勢一直持續到2015年,當時國內挖掘機年銷量只剩5.6萬臺。
這七年間,恒立液壓的業績,也經歷了快速上升而后衰退的過程。
總體來看,2008~2011年,公司營業收入從3億元,增長至11億元,復合增長率達56%。2012年到2015年,公司經營業績停滯不前,營業利潤還出現大幅下滑。
2017年時,2009~2011年賣出去的挖掘機剛好到了更換周期,再加上基建的發展帶動挖掘機行業景氣度提升,挖掘機再次進入銷售高峰期。
作為挖掘機零部件供應商,恒立液壓的業績和股價爆發,便是從2017年這輪周期開始的。
當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從上一年度的14億元,翻倍增長至28億元;盈利利潤更是從0.7億元,增長至4.4億元。
在資本市場上,公司股價也開始上行,2017年內,漲幅達到70%。
2017年開始這波行情,一直持續到現在。到2020年,國內挖掘機銷量更是達到歷史最高值32.8萬臺。再加上2020年資本追捧行業龍頭股,三一重工和恒立液壓的股價都開始上漲,并在今年初達到最高點。
不過,市場普遍認為基于現在的規模,未來挖掘機行業的增速將會放緩,這也導致今年以來,三一重工和恒立液壓股價都出現回調。
恒立液壓自身的業務發展也是公司股價起飛的重要支撐。上市十年來,恒立液壓營收復合增長率為21.4%,營業利潤復合增長率為21.6%。
這背后,除了受益于行業發展,恒立液壓自身做對了什么?
03 重視技術對抗周期
機械行業本身是個技術驅動的產業,產品“硬實力”是支撐公司發展的基石。恒立液壓能在30年間,從小作坊發展成國內液壓行業龍頭,離不開一步步技術突破。
公司拳頭產品液壓油缸,就是靠一點點技術積累,完成了對國外企業的趕超。
2007年,挖掘機油缸市場基本由KYB、小松和東洋電機等外資企業壟斷。名氣還不大的恒立液壓接觸了當時全球挖掘機龍頭企業——卡特彼勒,想要擠進對方的供應商名單。
經過無數次的現場審核、技術交流、以及嚴格的產品驗證,2010年,恒立液壓終于成了卡特彼勒油缸供應商。
這對恒立液壓來說意義重大,意味著產品質量得到了國際巨頭認可,在全球高端液壓油缸行業有了一席之地。
在此之后,伴隨著國產挖掘機行業的發展,恒立液壓在挖掘機油缸領域,也完成了對外資品牌的趕超。
2019年,恒立液壓在全球挖掘機油缸市場的占有率達到30%,2020年,其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約為55%,完全實現了國產替代。國內挖掘機主要生產商三一重工、徐工以及國外的卡特彼勒,全是公司客戶。
不過,挖掘機行業本身具有很強的周期性,如果恒立液壓只生產挖掘機專用油缸,公司面臨的周期性風險將會很大。
為了不斷擴大公司營收規模,擺脫行業周期性限制,恒立液壓還在挖掘機高壓油缸之外,通過自己研發、并購等方式,不斷拓展業務品類。
液壓元件,主要包括動力、執行和控制三種。其中,動力元件指的液壓泵、執行元件有液壓油缸、液壓馬達,控制元件就是各種液壓閥。
目前,恒立液壓的業務已經覆蓋液壓全行業。其中,液壓油缸是公司最主要的產品,占公司營收57%。
在液壓油缸這個領域,除了挖掘機專用的,公司還開始生產盾構機、起重機和高空作業平臺等各種機械用的非標準油缸。2011年到2019年,公司非標準油缸營收從2.36億元增長至13.53億元,復合增長率達21.4%。
上市之后,恒立液壓還不斷將觸角伸向液壓泵閥、鑄件等技術要求更高的領域。
2011年,恒立液壓投入近6億元建設了高精密度液壓鑄件一期項目。2012年,公司通過收購上海立新,布局液壓閥等元件領域。
液壓泵閥這個細分領域,技術和精密度要求高,我國企業在這方面的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德國、日本等企業更有優勢。
2015年,恒立液壓斥資1350萬歐元,收購了德國哈威InLine公司的全部股權。哈威是德國液壓企業,在德國的行業地位僅次于世界液壓龍頭博世力士樂,InLine是其生產液壓泵的子公司。通過這次收購,恒立液壓不僅提高了在液壓泵閥領域的技術水平,還能打開國際市場。
2012年~2020年,液壓泵閥是公司增長最快的業務,營收從0.2億元增長至23.4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從1.74%上升至30%左右。
靠著內部研發和外部收購,恒立液壓用30年時間,成長為國內液壓龍頭企業,在多個液壓細分領域打破國外企業壟斷,甚至完成了國產替代。
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是,如果放眼全球液壓行業,恒立液壓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目前,全球液壓行業超過40%的市場份額掌握在德國博世力士樂、美國派克漢尼汾、美國伊頓以及日本川崎重工,四家巨頭手中,恒立液壓全球市場份額僅為2.2%。
雖然在液壓油缸領域恒立液壓做到了全球第一,但在液壓泵閥等細分領域,跟國外巨頭相比還有不小差距。
如何在這些相對落后的細分領域,復制液壓油缸成功趕超的經驗,是恒立液壓接下來要面對的挑戰。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