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國家統計局8月16日發布的7月份數據表明,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經濟增長水平符合預期。從生產端來看,7月份,工業生產穩步增長,其中以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微型計算機設備為代表的高技術制造業增速較好。服務業繼續恢復,前7個月,8個分行業生產指數同比均保持增長,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最高;上半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總體較快,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幅最亮眼。應該看到,國內7月份受到洪災和疫情反復的影響,生產雖有干擾,但主要宏觀指標均處于合理區間。
就業物價總體平穩,民生保障有力。前7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822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4.7%。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6月份上升0.1個百分點。就業是民生之首,就業保障有力是國內經濟穩定恢復的堅實基礎。前7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微幅上漲。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影響,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增幅仍較高。隨著供給能力持續恢復,樂觀估計,大宗商品價格下半年應趨于回落態勢。
貿易持續順差、投資凈流入,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國家外匯局、商務部最新數據均顯示,上半年經常賬戶下,我國貨物貿易順差同比增長,服務貿易逆差同比收窄,經常賬戶順差繼續處于合理區間;我國直接投資延續較高順差,直接投資呈現凈流入,前7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流向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中的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這也有利于推動國內新經濟的增長。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
國民經濟總體穩中向好,但也要看到,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和自然災害對部分地區經濟產生影響,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經濟增長承壓可以從需求端數據看出端倪。
投資乏力。固定資產投資前7個月累計同比增長10.3%,7月份同比下降0.8%,顯示7月份投資較為乏力。制造業投資前7個月累計同比增速兩年平均為3.1%,較上半年上升1.1個百分點,但依然處于低位,反映出企業投資意愿不強,基建投資增速仍然偏低,房地產投資銷售同步走弱,市場降溫明顯。
消費疲軟。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平均增長3.6%,但環比出現下降??傮w而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反映的消費需求恢復今年表現較為波折,一定程度上說明消費并未構筑牢固的上行趨勢,背后說明居民收入、市場主體真實感受需要給予格外關注。
出口回落。7月份進出口數據顯示,出口同比增速進一步回落,表明外需存在一定壓力。全球疫情雖然經常反彈反復,但全球供應鏈生產鏈持續恢復,對我國產品的依賴相對下降,出口高增長將逐漸恢復常態,這將對我國經濟增長形成壓力。
簡單歸結,在對經濟全局總體把控的同時,要具體觀察經濟中的起伏變化和細微之處。后續政策要特別關注內需的擴大,及時采取相應抉擇的政策措施,尤其要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推動我國經濟穩固均衡發展。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