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中聯智慧產業城總部及三大智能制造園區開工儀式在長沙高新區隆重舉行。此次開工的包括總部大樓,以及工程起重機械、混凝土泵送機械、高空作業機械三大智造園區。中聯智慧產業城的全面開工,不僅為中聯重科打造先進制造和智慧智能的未來企業按下了加速鍵,也將為湖南工程機械再造一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開創一個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的新時代。
匯聚四大主機板塊 千億級產業集群宏圖展現
開工儀式上,隨著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對三大智能制造園區的介紹,中聯智慧產業城這座千億級產業集群全貌也逐漸揭曉。
據介紹,新開工的工程起重機械、混凝土泵送機械、高空作業機械三大智造園區分別位于中聯智慧產業城的南部、中部和東北部,與位于中聯智慧產業城西北部的首開區——挖掘機械智造園區共同構成四大主機園區。四大主機園區年規劃產值均為兩三百億,匯聚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建成后將成為全球工程機械最大的智能制造園區和工程機械制造集群。
“這是湖南裝備制造史上一項承前啟后、開創未來的宏大項目”,開工儀式現場,一位行業人士評價。作為行業高度關注的“千億項目”,中聯智慧產業城的總部及三大智能制造園區開工,是繼首開區挖掘機械智造園區首臺中大挖下線后,迎來的又一里程碑時刻,意味著這座千億級產業城將加速從藍圖變為現實,屹立在長沙工程機械之都。“它將成為長沙工程機械之都的門面擔當,為長沙貢獻一張高端裝備制造的國際名片。”
中聯智慧產業城在實現產值破1000億元的同時,還將帶動上下游產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在實現中聯重科自身集聚發展的同時,在上下游協同等方面帶來顯著效益,為湖南乃至中國工程機械產業貢獻一個高質量發展之城。
智能化、數字化引領 打造先進制造之城
作為一座世界級智能制造產業高地,中聯智慧產業城不僅規模宏大,更是先進制造和科技創新的聚集高地,匯聚了8個燈塔工廠、300多條智能產線、600多項產線專利技術、6個國家級創新平臺、1個國際標準秘書處,建成后將為湖南工程機械產業貢獻一個先進制造之城。
“工程起重機械智造園區的建設以先進制造技術為核心,規劃智能產線57條,黑燈區4個,共配置機器人260余臺”“混凝土泵送機械智造園區規劃建設焊接、機加、涂裝、裝配四大工藝智能產線32條,應用視覺識別、AI決策、激光掃描、3D建模等先進技術,引入智能物流AGV200余臺,先進機器人220余臺”“高空作業機械智造園區規劃智能產線27條,采用自動化設備620臺套”,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道。
一條條智能產線、一組組自動設備的數據背后,是效率、效益和質量的提升。據介紹,園區建成投產后,工程起重機械訂單交付期將縮短32%,每18分鐘可下線1臺起重機;每30分鐘可下線1臺混凝土泵車;每7.5分鐘可下線一臺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產品,每20分鐘可下線一臺臂式高空作業平臺產品,生產效率可窺一斑!
綠色發展引領 打造亦廠亦園生態之城
“思想構筑未來”是中聯重科的品牌理念,同樣也踐行在這座未來之城的規劃建設中。從中聯智慧產業城整體與自然生態融為一體的設計,到工作環境的人文關懷,以及制造過程中的環境友好,無不詮釋著中聯重科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及引領行業綠色環保的責任擔當。
據了解,總部大樓以“中國印”落款群山為設計理念,建筑基座采用切削刀法呈現白色玉石意象,建筑上部則采用頂部切削營造鉆石形態,雄渾壯觀的建筑體與群山交相輝映;其它園區的建設也充分結合自然地貌,實現工業與自然山水融合,整個項目將現代工業和諧融入到自然生態之中,使中聯智慧產業城成為一座亦廠亦園的生態之城。
在生產制造方面,智造園區實現了生產過程和結果的全方位節能減排,以綠色制造引領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中聯重科智能高空作業機械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高機智造園區廠房采用光伏屋面,為園區生產提供綠色能源;園區以海綿城市為標準,實現水資源回收利用;產品涂裝均采用粉末噴涂工藝,粉末利用率達到90%以上,實現VOC零排放,建成后將成為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綠色制造工廠。”同時,園區的工作環境也極具人文關懷。生產作業區均設置了自動除塵系統和送排風系統,確保作業環境空氣清新舒適。
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湖南工程機械產業要集群式發展、引領型發展。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以中聯智慧產業城為核心,積極踐行“三高四新”戰略,高質量地再造一個中聯重科,為湖南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貢獻一個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的新標桿。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